浅谈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2018-08-03
(一)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从业人员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落后,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认识不到提高技能对于个人就业、提高经
(一)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从业人员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落后,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认识不到提高技能对于个人就业、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性,不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认为参加技能培训纯属浪费时间,没有从长远的角度看到培训给他们带来的效益。另外,工学矛盾突出。对于一线员工来说,他们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他们弃工参加培训不太现实。因此,没有时间参加职业培训或者培训时间较短效果不明显,这也是制约他们参加职业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企业缺乏对职工技能培训的主体责任意识。目前大部分企业只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忽视一线职工的培训,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跟不上技术进步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长期以来,企业传统粗放式经营和管理方式没有彻底改变,质量意识不强,不重视提高企业职工素质,造成企业员工素质提高缓慢。二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滞后,部分企业负责人忽视职工队伍长远建设,担心自己培养的人才外流,宁可高薪聘请高技能人才,也不愿投资培养职工,尤其是在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上。
(三)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受地方财力的影响,对公办职业培训学校投入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培训规模和质量。各类成人学校普遍存在培训底子薄、规模小,力量薄弱的现象。社会力量办学虽然可以为公办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有益补充,但社会力量办学规模小、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良莠混杂,部分私人办学机构一心追求利益最大化,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仍存在不对称,部分人员参加培训后不能有效提升就业能力,导致一些人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
二、促进职业技能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开展企业自主评价。以政府为主导,同时积极寻求第三方机构介入企业自主评价,整合资源,以第三方机构的形式帮助企业建立自主评价的模式。评价方式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现实需要,采用贴近生产任务需要、贴近工作岗位要求、贴近工种操作实际,对职工的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完成工作任务和技术攻关等能力进行自主考核鉴定,既考核职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又与企业生产实际、技术攻关紧密结合,达到参与企业和员工的双重满意。同时完善企业自主评价的培训补贴政策,对要求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员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照该市发布的政府职业培训补贴项目对应标准补贴给企业。
(二)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要求,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一个技术先进、特设性强、辐射面广、体现公共利益的就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共实训基地。依托公共实训基地打造一个人才培养、评价、交流、竞赛为一体的公共实训平台,面向社会提供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自主、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职业培训机制。
(三)加强培训机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技能人才培训中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技能人才培训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理论课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技能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再次,引入市场机制,让培训市场去引导培训机构。在鼓励发展的同等政策下,构筑培训多元化模式,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对职业培训进行社会化管理,通过评估、认证、督导和培育等措施,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培训机构多层次、多渠道开拓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引导职业培训机构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健康发展。
(四)政策激励,完善津贴机制。首先,建立政府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待遇和经费保证等方面做出政策性规定。通过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来增强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性和主体责任意识。将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作为企业申报项目、参加重大工程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的必要条件。其次,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津贴标准,调动职工学技能和参加鉴定的积极性。根据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按照新的职业资格分类,确定职业技能津贴标准,与现行的职称系列相对应。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扩大培训的社会影响,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寻找劳动者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的正面典型,提高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即改“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有针对性地向企业宣传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对职工开展上岗培训、轮训等各类培训。引导企业树立长远观点,营造有利于专业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结合企业自身有利条件,苦练内功,全面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特色,以技艺高超来抢占市场
(二)企业缺乏对职工技能培训的主体责任意识。目前大部分企业只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忽视一线职工的培训,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跟不上技术进步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长期以来,企业传统粗放式经营和管理方式没有彻底改变,质量意识不强,不重视提高企业职工素质,造成企业员工素质提高缓慢。二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滞后,部分企业负责人忽视职工队伍长远建设,担心自己培养的人才外流,宁可高薪聘请高技能人才,也不愿投资培养职工,尤其是在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上。
(三)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受地方财力的影响,对公办职业培训学校投入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培训规模和质量。各类成人学校普遍存在培训底子薄、规模小,力量薄弱的现象。社会力量办学虽然可以为公办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有益补充,但社会力量办学规模小、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良莠混杂,部分私人办学机构一心追求利益最大化,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仍存在不对称,部分人员参加培训后不能有效提升就业能力,导致一些人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
二、促进职业技能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开展企业自主评价。以政府为主导,同时积极寻求第三方机构介入企业自主评价,整合资源,以第三方机构的形式帮助企业建立自主评价的模式。评价方式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现实需要,采用贴近生产任务需要、贴近工作岗位要求、贴近工种操作实际,对职工的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完成工作任务和技术攻关等能力进行自主考核鉴定,既考核职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又与企业生产实际、技术攻关紧密结合,达到参与企业和员工的双重满意。同时完善企业自主评价的培训补贴政策,对要求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员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照该市发布的政府职业培训补贴项目对应标准补贴给企业。
(二)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要求,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一个技术先进、特设性强、辐射面广、体现公共利益的就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共实训基地。依托公共实训基地打造一个人才培养、评价、交流、竞赛为一体的公共实训平台,面向社会提供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自主、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职业培训机制。
(三)加强培训机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技能人才培训中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技能人才培训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理论课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技能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再次,引入市场机制,让培训市场去引导培训机构。在鼓励发展的同等政策下,构筑培训多元化模式,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对职业培训进行社会化管理,通过评估、认证、督导和培育等措施,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培训机构多层次、多渠道开拓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引导职业培训机构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健康发展。
(四)政策激励,完善津贴机制。首先,建立政府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待遇和经费保证等方面做出政策性规定。通过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来增强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性和主体责任意识。将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作为企业申报项目、参加重大工程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的必要条件。其次,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津贴标准,调动职工学技能和参加鉴定的积极性。根据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按照新的职业资格分类,确定职业技能津贴标准,与现行的职称系列相对应。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扩大培训的社会影响,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寻找劳动者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的正面典型,提高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即改“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有针对性地向企业宣传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对职工开展上岗培训、轮训等各类培训。引导企业树立长远观点,营造有利于专业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结合企业自身有利条件,苦练内功,全面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特色,以技艺高超来抢占市场
上一篇:暂无